告示墙 - 公告详情
福建选手NOIP2024违规事件反思:为什么有些青少年喜欢飚脏话?
- 行业新闻
最近,信息学竞赛圈子里发生的一件事引起了广泛关注,也引发了热烈讨论。一个来自福建某中学的参赛选手在NOIP2024(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联赛)中提交的源程序中,不仅包含了破坏性代码,还出现了对竞赛主办单位中国计算机学会(CCF)的侮辱性不文明语言。这件事情最终以CCF的严肃处罚和选手的公开道歉告一段落,但背后的问题却值得我们深思。
首先,让我们来还原一下事件的经过。据CCF12月16日的公告,这名福建选手在提交的源代码中,除了写入破坏性代码(例如无限递归创建子进程,可能导致系统资源耗尽),更令人震惊的是,他的代码中还包含对CCF的侮辱性语言。这种行为不仅违反了竞赛规则,更触碰了社会公德的底线。
12月29日,违规选手及其监护人向CCF提交了一封公开致歉信,承认错误并表达悔意。CCF也明确表示,尽管选手是未成年人,但此行为性质恶劣,影响广泛,因此对其做出了取消成绩、三年内禁止参加NOI系列活动等严厉处罚。
这起事件表面上看是一名青少年参赛选手的个人错误,但如果我们把目光放得更长远,不难发现,这背后折射出的是信息学竞赛圈子里一种不容忽视的亚文化问题。
如果稍微了解信息学竞赛圈子,就会发现,部分选手在编程中加入侮辱性语言,并非个例。许多学生在源代码里写一些无关的、甚至不敬的话,以彰显所谓的“个性”。这些话可能是对评测系统的吐槽、对竞赛规则的不满,甚至是对主办单位的攻击。这种行为在小圈子里,居然还被某些人认为是一种“幽默”或“炫酷”的表现。
比如,这次福建选手的行为,本质上就是这种亚文化的极端体现。他在源代码中加入侮辱性语言,可能并不是出于深思熟虑的恶意,而是为了在自己的小圈子里“博出位”。遗憾的是,这种行为不仅没有“酷”起来,反而让他付出了惨痛的代价。
这种亚文化的流行,背后有着复杂的原因。一方面,部分选手确实对竞赛规则或组织工作有不满情绪,进而通过这种方式发泄;另一方面,这也和青少年阶段的叛逆心理有一定关系。他们认为,这种“反叛”能让自己显得与众不同,甚至获得同龄人的认同和追捧。
然而,这种所谓的“酷”,实际上是一种价值观的迷失。侮辱性语言不仅没有任何建设性,反而伤害了他人、损害了自己的形象。在社会上,任何一个人都需要为自己的言行负责,更何况是在一个面向全国的严肃竞赛中。
个人觉得,是因为很多很"酷"的场合都说脏话,让青少年默认为说脏话很“酷”。
比如说:网络游戏中,如果你参与或者观察过青少年玩玩游戏,你一定能听到不绝于耳的“脏话”。或许出于发泄、或许出于情景氛围需要、或者出于虚拟世界原本就“老子主宰”可以无法无天的默认,游戏者在里面可以毫无顾忌的表达。
还有一些X站的短视频博主们做着最酷的事情,骂着最脏的话,试想他们的青少年粉丝们,该如何看待?
所以青少年也挺委屈的,如果仅仅依靠每个孩子的自觉性,那就没有“孟母三迁”的故事了。
要想彻底杜绝青少年被不良文化的影响,应该从他们最容易接触到的场景中进行清理,这样治标更治本。
信息学竞赛的核心是解决问题的能力,是技术的比拼,但它绝不仅仅是冷冰冰的代码和算法。竞赛的背后,其实是对选手综合素质的考验,其中也包括规则意识、团队精神和社会责任感。
这次福建选手的违规行为,暴露出的正是部分参赛者价值观的缺失。他们沉浸在技术的世界里,却忽视了技术的边界和规则。把破坏性代码写进程序里,或者加入侮辱性语言,表面上看是一种“技术炫技”,但实际上却是一种对规则的践踏。不尊重规则,技术再强大也没有意义;不懂得责任,天赋再高也难以走远。
近年来,信息学竞赛的技术水平在不断提高,但与此同时,我们也应该更加关注选手们的道德教育和规则教育。技术是工具,而不是目的;有技术而无规则意识,终究只会害人害己。
这次事件中,违规选手和他的监护人已经公开致歉,并承诺会反思错误、加强教育。那么,作为社会的一份子,我们是否也应该从中吸取教训呢?
在致歉信中,监护人表示“监管不够”,并承诺加强对孩子的道德教育。这一点非常重要。现在的青少年,接触网络和技术的年龄越来越小,但他们的心理成熟度却没有同步提升。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,应该更多地关注孩子的网络言行,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。
信息学竞赛的参赛选手,大多是学校里精挑细选的“尖子生”。他们在技术上可能是“天之骄子”,但在价值观教育上,学校不能放松。如何引导这些优秀的学生理解规则的意义,尊重他人,成为对社会有益的人,应该是信息学教育的一部分。技术是工具,道德和规则才是根基。
CCF在公告中重申了竞赛规则的重要性,并对违规行为做出了明确处罚。这种态度值得肯定。但同时,竞赛组织方也可以进一步思考:如何通过竞赛活动,向参赛选手传递正面的价值观?比如,是否可以在竞赛前增加相关的规则和道德教育?是否可以通过案例警示,让选手们更加清楚违规行为的后果?
声明:本文源自网络,首次见于天哥编程公众号。